中国古钱币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背后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长河中中,古代金属铸币作为一般商品交换媒介载体,古代金属铸币展露的求利思想和文化人文理念,再和相适应的制造工艺与技术手段的总和。从不同朝代的古代金属铸币我们也可以窥见那不同时代丰富的人文历史。
而古钱铸母作为铸币的式样和标本,则有效地掌控并驱动着流通货币的质量和信誉。古钱文化所推动的价值尺度标准化,则为后来的机制币引入奠定了大众认识基础。笔者试析辽金元铸母的外在特征,以研讨宋-明时期与周边朝代货币融合而凝练钱币文化的史实。例举如下:
1, 辽世宗947.5-951.9年所铸天禄通宝折十铸母。 X 规格:46,4.2,12;44.28克
2, 辽道宗1055.8-1065年所铸咸雍通宝折十铸母。 规格:46,4.0,10.5;39.13克
3, 辽天祚1111-1121年所铸天庆元宝折十铸母。 规格:45,3.9,10;37.47克
4, 金海陵1156-1160年所铸正隆元宝折十(合背)铸母。 规格:44.5,4.5,10.5;41.93克
5, 金卫绍1212年所铸崇庆通宝真书折十铸母。 规格:47.5,4.0,11;39.71克">r> 规格:47.5,4.0,11;39.71克
6, 元成宗1295年所铸元贞通宝折十铸母。 规格:46,4.0,9.0;36.05克。
7, 泰定帝1324-1328年所铸泰定通宝折十铸母。 规格:45,5.0,7.5;41.96克
8, 明太祖1368年始铸大中通宝折十背鄂铸母。 规格:44,4.0,10.5;33.79克
9, 明成祖1403年始铸永乐通宝折十背九钱铸母。 规格:45,4.0,10.5;34.21克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这批铸母,分别获存。版式迥异,文字个别,形制雷同。规格一致,重量相似。一般特征:规制,齐边,修穿,厚重。折十母规格概念:径45毫米,厚4.5毫米,穿10毫米;重35克左右。
据此研判:从9世纪中叶,到14世纪末的500多年间,民族政权铸钱理念与中原王朝是一致的。我国古代钱币文化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思想业已形成并渐趋成熟。
古代金属铸币分别具有了贯通与传承;折当与价值;工艺与竞争这三个特点。也正是这种力求完美为基本要素的古代钱币铸造理念。成功的推动了整个古钱币铸造的发展,也让我们当时古代的古钱币铸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