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有三种版别,细分则有九个品种,是第三套人民币中券别最为复杂的币种。
第一种版别是1962年4月20日发行的1960版(枣红)一角券。
枣红色一角券是第三套人民币的首发票券。它与第二套人民币中最后一个票券1956年版棕色5元券同时公布发行,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票券。由于该券与后来陆续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其他票券的票幅比例、颜色搭配、图案结构布局以及冠号位置等不够协调配套的原因是,被提前只收不付。
第二种版别是1966年1月10日发行的1962年版(背绿)一角券。
1962年版背绿一角券发行后,在流通使用过程中立即反映出背面颜色与第三套人民币2角券的颜色接近,容易混淆,于是中国人民银行马上改变设计,更换票券背面颜色,印制出了第三种版别的背棕1角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