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钱币收藏 > 第四套人民币鉴赏基础知识

第四套人民币鉴赏基础知识

2019年07月10日 09:17:23 336次阅读 作者:用户投稿

第四套人民币鉴赏基础知识

第四套人民币票面综合签赏

         现代纸币的票面构成要素,不仅能体现货币的各种功能和特点,而且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精美艺术品。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法律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表现在各国钞票上的形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但基本构成要素和内容是一致的。我国人民币纸币的票面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发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因此,人民币的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各套人民币票面上看,正面均在醒目处印有汉字“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背面也用汉字或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印有行名。只是行名书体和书写方式有些不同:第一套人民币行名(除1000元耕地狭版券外)均由董必武同志书写,字体为“柳体”;除5000元渭河桥粟券外,均是旧式从右至左书写方式。自第二套人民币起,政由马文蔚先生书写,书体为“张黑女碑”体,书写方式也改为新式从左至右方式。自第四套人民币起行名中的繁体字改成了简体字,书体和书写方式未变。

 

二、面值与货币单位名称

        面值是在货币票面上注明所代表的价值量,各国货币的面值大小和种类是不相同的。从面值的分等配套上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币一般以1元到100元居多,即面值分等为l、2,5、10、20、50、100元,大小面值相差100倍,这是比较合适的。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没有辅币,主币从1元到50000元,共分12等,大小面值相差50000倍,这是当时通货膨胀的标志。第二套人民币开始设有辅币,面值档次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种,主币大小面值相差10倍,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3元面值,面值档次降为10等,主币大小面值仍差10倍;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增加50元、1OO元面值票券,面值档次上升到12等,主币大小面值相差100倍,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主币缺少20元面值,明显断档。第五套人民币开始增加了20元面值票券,这样,我国人民币面值分等配套完全与国际接轨。

        人民币单位名称主币为元,元以下辅币有角,分,共三个等级,1元=10角=100分。我国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同其他国家一样,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构成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它标明人民币代表的价值。1948年12月1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时,票面金额较大,只发行了主币,没有发行辅币,最小的票面金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0000元,共12种面额,这是当时经济恢复时期。但接着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根本好转,物价稳定,币值稳定,这就逐步暴露了货币价格标准上的问题:一是货币票面金额大,计价与流通都很不方便,一是显得票子发虚,仍留有旧中国通货膨胀的残迹,给人民群众以“钱毛”的错觉,三是只有主币没有辅币,不能完整体现我国货币单位的概念。因此,1955年3月1日起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同时发行了辅币。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的兑换比价是10000:1,这就是人民币价格标准的改革。这种改革,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来说投有变化,并不是人民币贬值,而是把票面金额降低了,商品价格也随着降低了,是在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上抹掉了四个“0”而已。以后三套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均未改变。

 

二、年号

 

        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60个票券发行于1948年l2月至1953年12月,历时5个年头,由于其发行持续的时间长,票券的种类多,又横跨建国前后,且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因此,表现在票券的年号上也有不同:建国前印制发行的票券正面均以中华民国年号纪年,背面以公历年号纪年,共有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和1949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两个年份,建国后印制发行的票券正面大多以公历年号纪年,共有1950年、1951年、1953年三个年份。自第二套人民币起,人民币上的年号均改成统一的公历年号纪年,至今已用过1953年、1956年、1960年、1962年、1965年、1972年.1980年、1990年、1996年、1999年、2000年、2005年12个年份。但这些年号并不是纸币的实际发行时间,而是指纸币的设计、制版或印制时间。例如第三套人民币票券上的年号有1960、1962、1965. 1972,但其实际发行时间均晚于年号时间。由此可见,纸币上的年号与其发行的时间是两回事。

四、冠号

    冠号即冠字和号码的简称,具有控制票券印制数量和防伪的作用。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印制数量的批号,我国前三套人民币用罗马数字做冠字,第四套人民币改以汉语拼音字母做冠字。号码也是用来控制票券印制数量的编号,是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

五、图章

    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有三个作用:一是表明一种责任,即发行机构对人民币币值、印制质量以及收回兑现等信用所承担的责任;二是防伪;三是美化票面。我国各套人民币纸币上均盖有发行机构负责人的职务图章,但这些图章名称随负责人职务名称变化而有所变化。例如1950年1月20日以前印制发行的票券上盖有“总经理章”和“副经理章”,在这之后印制发行的票券上盖有“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

六、图案

         为了美化票面,除前述各项内容外。人民币票券上还印有描述我国民族特点和政治经济面貌的人物肖像、风景、图画、各式花纹图案等。第一套人民币由于票面多,版面杂,因此,票券上图案反映的主题较分散,有反映工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有反映交通运输情景的,还有反映名胜古迹的。第二套人民币分券(汽车、飞机,轮船)和角券(拖拉机、火车、水电站)以工业、交通为主题,反映祖国的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也反映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搞好生产及工业建设的场面;元券中的1元、2元、3元券分别采用了天安门、宝塔山和井冈山的图景,反映丁中国革命具有特殊意义的三个里程碑;5元和10元券分别采用“民族大团结”和“工农联盟”的图案,体现了新中国立国之本;票面上的花边图案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和石雕等装饰形式,表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第三套人民币整套票版图案设计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政治风貌,如10元券的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5元券的炼钢工人、2元券的车床工人、1元券的女拖拉机手、5角券的纺织车间、2角券的武汉长江大桥、1角券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反映了我国当时在党的以钢为纲,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导下,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高速进行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形势和局面。第四套人民币整套票券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精神焕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为体现这一主题,票面采用大幅人物头像做主景:100元采用四位领袖侧面浮雕像,50元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从10元券到1角券,分别为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券2人。除正面的人物头像外,背面主景取材于我国的名山大川:100元券为井冈山主峰,50元券为黄河壶口瀑布,10元券为珠穆朗玛峰,5元、2元、1元券则分别为长江巫峡、南天一柱和长城。第四套人民币的票面纹饰也全部采用富有民族特点的图案:1角、2角,5角券采用少数民族图案, 50元、100元券采用汉族古代纹饰,10元、5元、2元、1元券分别采用我国传统的吉祥物凤凰牡丹、仙鹤松树、绶鸟翠竹,燕子桃花。所有这些纹饰与正面主景强调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第五套人民币通过有代表性的图案,进一步体现出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河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七、少数民族文字与盲字

       人民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既方便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流通使用,也体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我国人民币从第一套开始就在其中的6种票券上采用了蒙古文和维吾尔文;在第二套人民币上,全部票券均同时采用蒙、藏、维三种少数民族文字,到第三套人民币,又增加了壮文,全部票券均同时采用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直至第五套人民币。

       我国现在有几百万盲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消费队伍,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怀。在人民币上印有盲文符号,正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盲人的关怀。我国前三套人民币均未印盲文符号,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遵照中央的指示,在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推荐阅读
  • 回收咨询:13120975170

Copyright © 2009-2024 广州爱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证书号:粤ICP备18088815号-4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交换请加:792791535 加Q备注加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