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通宝是什么时候发行的?收藏价值如何?
永乐通宝是大明王朝在永乐年间朱棣即位后所铸造的年号钱。因为在明初时还是主要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所以铜钱铸禁无常,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永乐通宝背后有哪些历史故事吧。
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永乐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这些铸造精整的永乐通宝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1600年永乐通宝钱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邻国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如今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铸。
永乐时期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为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钱币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逸,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黄铜大钱(背三钱),其钱径达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永乐通宝’如今没有发现有大型的折十钱。
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郑和庞大船队每次都达200多艘船,2.7万多人,船上满载金银宝货、丝绸和青花瓷器。金银宝货以铜钱为大宗,因当时西洋、南洋许多国家流通使用中国铜钱,《瀛涯胜览》曰:‘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
而其中还有很多国家还专门大量地输入中国的铜钱,像邻国日本就输入了很多的明钱,其中以洪武钱和永乐钱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