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鋌之笏形银鋌发行介绍及分析
在明朝朱元璋开始推行纸币政策后,发行了大明宝钞跟铜钱并行流通使用。但是因为大明宝钞没有定发行限额,所以很快就导致了当时的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大明宝钞已不能通行,而在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到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也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就是笏形银鋌。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笏板‘的另一作用,就是臣子面见天子时,眼睛要望着笏板,用以挡住自已的脸,表示对天子的敬意。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以上官员执象牙笏,六品以下执竹木笏。明代五品以上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清代废弃笏板。
‘笏形银鋌’形似古人上朝时带着的朝笏。鋌的形状更为简洁,就是一块薄板,厚度通常为1CM左右。功能与前面介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