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赞通宝在存世量渐少的时间里愈显弥足珍贵
辽国有自己的契丹文,但辽钱全用汉文,铸造不精。早期辽钱有“上六品”之说,系指天赞通宝、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统和通宝。其中天赞通宝的铸造,史书确有记载,但是直到20世纪,一千多年间几乎未见实物,元、明、清、民国历代钱谱中皆无其踪影。
天赞钱最早发现是在1944年。1944年,苏州卢氏以铜价购得一批古钱,内有一枚"天赞通宝"钱,重3.5克,此钱后迭经马定祥,孙鼎收藏,现存上海博物馆。上博还藏有一枚"天赞通宝",重3.5克,文字清晰,品相极佳,为辽钱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通"字"之"部不带点捺,向上撩扬,有行草书的意味,钱币界称之为"虎尾通"。
天赞通宝较早被发现是在1944年,当时苏州卢氏以铜价购得一批古钱,内有一枚天赞通宝钱,后迭经马定祥、孙鼎收藏,现存上海博物馆。天显通宝亦传世绝少,1940年北京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泉家戴葆庭、方药雨、马定祥等审定为真品无疑,但于抗战后期辗转落入日本人之手,现存日本银行。天禄通宝则被列入古钱珍品之大名誉品。这几品辽钱因存世极罕,且皆颇有些传奇色彩,愈显弥足珍贵。